我們會成為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嗎?恰恰相反

 二維碼 98
發表時間:2022-01-26 09:06網址:http://m.bocaratongiftbaskets.com

白巖松多年前的一句話在2022年伊始再次引發熱議,他說“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這句話極大地挑戰了中華數千年來“養兒防老”。


質上是被社會拋棄的,其根本原因是老齡化趨勢下社會養老措施不足與社會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

20220126


202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超過14%,中國老齡化加深速度超出預期,按照國際標準,我國已屬于中等程度的老齡化水平,中國進入人口學意義的“老齡社會”。隨著老齡化的深化,中國進入9037制的養老模式,即90%的人選擇居家養老,3%的人選擇進入養老機構進行養老,還有7%的人則是在社區進行養老。


中國人對""的執念是刻在骨子里,在中國的傳統思想里,晚年幸福就是簡單而美好的世代同堂,享天倫之樂,然而當下世代同堂的畫面似乎只存在于電視劇中。盡管有九成居家養老的長者,但他們其中更多的仍然是獨居生活。雖然國家已經開放二胎、三胎政策,但早年前實行計劃生育期間所出生青中年是當下的養老主力軍,很多時候一對年輕夫妻需要撫養四個甚至八個老人,這部分青中年大多面臨著經濟以及精力上的巨大壓力,自顧不暇,在養老陪伴上顯得有心無力。獨居的安全問題是居家養老的最大風險。


我們會成為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嗎?恰恰相反


出于安全或者其他考慮,小部分老人自愿或者被動進入養老院。而我國養老院的建設并未跟上高速發展的需求,且大部分養老院仍處于僅解決老人溫飽等基礎生活問題,而未注重提升老人的高質量晚年生活,故關于養老院里老人凄涼生活的新聞層次不窮。養老院成了被拋棄、等死等負面代名詞,成了老人不愿提起的欺辱,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養老院剝奪了老人的基本幸福感。


隨著社區建設的逐漸完善,社區養老也成為主要的養老方式。目前大多的社區養老大多以修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社區工作者以及外聘機構人員作為服務主力為主要的運營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問題在于服務工作者的短缺無法應對數量龐大的老年群體需求,老年人遠離充滿生命力的年輕群體更容易失去對生活的激情與向往,他們抱團不是取暖而是孤獨加倍。


我們會成為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嗎?恰恰相反


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社區養老、養老院,單一的養老方式各有其不容忽視的弊端,社會急需一種新的養老方式解決長者居家養老的安全、社區服務工作者短缺以及長者精神滋養等問題,讓長者享受世代同堂的天倫之樂的同時,還能發揮余熱,貢獻價值。


正因看到了社會上養老的種種痛苦,陳農夫啟動天使社區項目,在社區內構建社區+居家結合的新時尚養老模式。不同于一般的社區居家養老,天使社區主張的是社區居民的共建共享共生共榮、愛心奉獻、互幫互助。天使社區構建人與人之間相互支持關系,健康人士服務非健康人士,青中年支持年老體衰的長者,形成一人有難眾人幫助的愛心、人情味社區;構建“養老天使”群體,實現有償服務,在提供就業機會的同時又解決了需求問題;構建“愛心天使”“慈善天使”群體,無償幫助有需要的符合自律要求的人士。天使社區的服務準則是不提供服務予非自律人士,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以此促進人人自律意識來建設社區文明。這種以社區居民相互幫助為紐帶的養老方式更能提升服務質量。


我們會成為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嗎?恰恰相反


天使社區整合物業公司、地產公司資源,通過減免物業管理費的方式激勵長者保持運動、學習、健康飲食的良好生活習慣,養老升級為養心養身養行為。打造屬于老百姓的天使舞臺,讓長者在人生舞臺上繼續發光發熱,老有所樂,將其智慧傳遞給后代,奉獻造福社會,讓長者余生仍然活得有價值。依托陳農夫24年勝過西醫藥的中醫食療技術、天使社區的健康飲食管理,真正從源頭上減輕養老負擔,實現免費養老。同時借助天使平臺,一站式解決長者生活物質與服務需求。


天使社區居家養老,將養生升級為養心養身養行為的新時尚,讓養老不再成為各個家庭的難題,減輕國家的養老負擔,同時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提升地產與物業的企業形象,真正實現長者、社區、企業、國家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