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把國人分為4個類型,10~24歲青少年2.29億,高壓行業人群2.48億,22歲~45歲育齡女性2.38億,55歲+3.52億。
這四大人群又有各自的身體健康煩惱,比如身體疲勞、失眠、記憶力衰退、腸胃不好、三高等等。
導致這些健康問題的發生,卻跟我們的生活環境、飲食、作息等息息相關,比如這四類人群在現實生活中,已經逐漸變為手機重度用戶,玩游戲、刷短視頻,追劇等等,長時間如此不僅傷害眼睛,也會被迫熬夜、久坐等,最終影響我們的生命質量。
在如今經濟發達,物質發達的社會中,有一個現象令人細思極恐,那就是“吃的問題”,七八十年代,物質匱乏,常言道:“肚里有糧,心中不慌”,那個時候以吃飽為目的,而隨著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但是潛意識里仍然保留著以前思維,于是開啟了胡吃海塞的模式,高糖、高油、高鹽等,最后吃出病了來了。
相較于從前,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沒得吃、吃不好到現在吃得好,吃出病了。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健康意識雖然在不斷提升,但始終處于一個“混沌”狀態:一邊是我國的醫療資源嚴重分布不均勻,傾向于一二線城市,一邊是醫院治病卻“越治越多”;一邊是三甲醫院人滿為患,一邊是看病難看病貴。
“看病難,看病貴”成了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但是不是得反思下,為什么如今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看病的人反而多了?這跟醫學理念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在2019年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談到衛生健康工作的兩個重點、一個轉變。兩個重點是繼續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一個轉變是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可以看出,我國醫學界正在經歷“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歷史性重大轉變。
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從以往的“有病吃藥”觀念,轉變為“未病先防”的新理念。
合成藥物終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治未病”的大健康產業并不是依靠藥物和醫院。
產業的新發展必須帶來全新徹改模式,其實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讓大眾從“治病”到 “防病”,關注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營養,關注自身的健康和預防,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未病先防”,是如今國家健康發展的方向,也成為了大健康產業的聚焦點。
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大健康產業即將步入蓬勃發展期,并已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健康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可以說,大健康產業是醞釀著豐富投資機會的朝陽產業。
有人表示,與非典那年對比,2003年成就了互聯網的發展,催生出X寶、X東等一批對中國互聯網至今仍有深遠影響的產品或企業,如今2023年到來,對于大健康從業者來說,同樣是一次很好的出圈機會。大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的趨勢明顯,加上國家政策扶持,大健康產業將會迎來一次發展的黃金期!
大健康產業鏈廣,包含云計算、互聯網+、科技智能、康養、中醫藥等的多個方面,與多個行業都具交流。由于大健康產業的全局性和全周期性,其產業脈絡縱橫,從上游制造環節,中游流通環節到下游應用環節,涵蓋范圍甚廣。隨著疫情的好轉,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將不斷增加,大健康產業吸納資本的潛力較大。
除了政策助推,疫情對于大眾心智的影響同樣深刻而長遠,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攀升,尤其在后疫情時代,“未病先防”的觀念深入人心,這種浪潮已成為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引擎。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部分,在產業向上的背景下,健康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什么樣的產業才是“熱風口”產業?離不開這三點,“國家支持,百姓需要,自己賺錢”。
近年來,中醫藥因在疾病預防、保健、養生,以及慢性復雜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療方面的顯著優勢而倍受關注。中醫藥依托預防理念,針對“未病”進行預調理,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發展,本質上中醫藥內涵是未病先防、欲病治萌、既病防變、瘥后防復。
隨著中藥納入醫保比例提升,居民購買中藥負擔減輕,居民購買中藥熱情提高。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肯定了中醫藥除傳統的醫療和康復功能外,還在養生保健、健康養老、文化和旅游健康、服務貿易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另外,消費升級也為中醫藥產業升級打下基礎。一方面,消費升級后居民對價格層次高的中藥產品接受度更強。另一方面,高端中藥自身也在向高端日化和膳食領域拓展,成為中藥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
公司九八年成立至今,其最大的餐飲特色便是以“食療”為主題,依據百年傳統中醫養生理論,萃取百年中醫藥精華,引入現代營養學知識,采用小分子酵溫萃取原理,攻克了“良藥苦口”變“良藥可口”技術,實現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的本草飲食技術;秉承“四大立餐原則”——藥食同源、健康四控、應時應季、辨體施膳,并遵循中醫組方“君、臣、佐、使”的原則,匠心炮制出美味又健康的中華養生肴饌。
食養融合,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一頭連著百姓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不需要額外花錢和額外花時間,就能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養生理念,盡在一日三餐中,每天給健康做加法。尤其是隨著中醫藥的發展壯大,更是為發展大健康產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大家說農夫哥做了歷史以來沒人敢想敢做的事,鉆研的生命力營養學,消費者認為已經超越了醫學,快過藥學的專業中醫食療,把中醫藥的苦口變為可口釀湯,讓良藥不在苦口變一日三餐食療,這是5000年來的巨大突破,讓夢想走進現實,走進生活。實現了一家親文化的社會和諧共生文化品牌,在這里,人們愛學習,愛運動,愛奉獻,所到之處都是好口碑。
大健康產業或將全面開花,藥膳加盟館進入擴張期。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資源,在功能保健、日化用品、食品膳食等眾多大健康領域的應用有諸多潛力。隨著人口老齡化、消費不斷升級帶來的需求增長,大健康市場成為中醫藥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上看,“中藥+健康”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正是一條全新的路徑,通過不斷創新研究與拓展經營,挖掘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差異化所在,終將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不斷發展。